大家都知道是什么了吧?这种树以前漫山都是,早上在山上,你会闻到浓浓的花香,没错,这就是茶花!
茶花常绿小灌木一般高2~4米,或小乔木树高有6~8米。树皮粉黄,木坚硬而韧性好。花开9~11月,大多数白色,也有少数花是红色的,果子成熟于次年秋,一般秋末果子内乌黑时采摘为好。
摘来的油茶籽晒在房前屋后的空地,远远都会闻到浓浓的油茶清香,晒干干就一颗一颗挑出来。
挑出来的山茶籽像极了山核桃。
民间俗话说:“家里拥有天然茶油,美容病痛不用向人求。”您见过农村土榨野生山茶油的方法吗?
我们采用的榨油方法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,地道的古法,有的设备据说还是清朝时就在使用的。榨茶油的工序比较复杂,按照下面一步一步地进行。
[古法茶油制作步骤]
▼
1 | 烘
烘烤,从树上采摘下来的生油茶籽,饱含水分,必须将水分驱除干净才可榨油,与许多地方采用炒干的方法不同,老油坊里采用的是在烘床上烘干的方法。烘床形如北方常见的土炕,底下生火,将茶籽铺于其上。烘干的标准是香而不焦,要注意控制好火候,这关系到能否榨出香而纯的茶油。
2 | 碾
碾碎,将烘干的油茶籽投到碾糟中碾碎。石质的圆形碾槽直径接近5米,其上是木质的十字架形碾车,碾车的4个支脚上分别装着4个石轮。碾车的动力非常初是用牛拉,后来是靠建在溪水中的水车带动。用牛拉时,碾碎油茶籽很少大约需要1小时,用水车作动力时需要30分钟,现在用电力,只要10分钟就好。
3 | 筛
过筛,油茶籽被碾成粉末之后,还需要用细目竹筛过筛。筛下的细腻茶籽粉末可以进入一道工序,颗料较大的碎茶籽则要返回碾盘再次碾压。茶籽末颗粒越小,出油率越高,成油后沉淀物越少,油品越好。
4 | 蒸
蒸粉,过筛后的油茶籽粉末会被悉心地收集起来,用木甑放入大锅中隔水蒸熟。在这一步也需要严格掌控火候,蒸熟的标准是可见蒸汽但不能熟透,否则也会影响出油的品质。每当蒸粉之时,浓郁的油茶香气就会随着蒸气一起散发出来,弥散在整个油坊之中。此时,如果观察木甑中的茶粉,会发现有晶亮的油分渗出。
5 | 裹
裹饼,将蒸熟的油茶籽粉末填入用稻草垫底的圆型铁箍之中,压实,再用稻草裹扎,做成一片片圆形的还饼。因为稻草中富含碱分,和茶籽发生作用,可以使非常终榨出的茶油更香。现在使用机械榨油法的其他油坊都没有了这一步骤,出油的香度自然也就不能和古法榨油相比。
6 | 榨
榨油,将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,剩下的空间塞进方木块,再打入木契,挤压茶饼,就可以开榨了。开榨时,两位掌锤的师傅合力推动悬吊在空中大约30斤重的宝形石锤,晃晃悠悠地撞到油槽中的木楔上,一锤一锤地将楔子楔入,金黄色的茶油就会被挤榨的坯饼中淌出。经过2个小时后,坯饼中的油分几乎被榨尽,很少完整的榨油过程至此也就结束了。
金黄色的茶油
带着扑鼻的香气
从木榨车中流出